Jodi Picoult ● 著
林淑娟 ● 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 出版
如果在所有的罪刑裡,最重的罪是被判別人,那麼欺騙自己的人該當何罪?
===============================================================================================
我喜歡Jodi Picoult的故事,如同已被翻譯的著作【姐姐的守護者】、【事發的十九分鐘】,她以暢銷作家的光環引導人們去看現實生活中那些被刻意忽略的陰暗角落—或說,人性的灰色地帶。
導言說,Jodi探討的是強暴和謀殺兩個強烈的議題。但看完書的人都知道,第十層地獄不是讓強暴犯和謀殺兇手受懲的地方,而是自欺者。
第一層—候判所-異教徒
第二層—飄蕩獄-荒淫者
第三層—臭雨獄-饕餮罪
第四層—衝撞獄-浪費罪、吝嗇罪
第五層—泥沼獄-暴戾罪
第六層—火棺獄-邪教罪
第七層—自殺者之林(又分三溝,各有殺人、姦犯、自殺、褻瀆等)
第八層—惡溝-滿布欺騙和罪惡
第九層—住著叛徒,背叛親人、朋友、國家、恩人
但丁的地獄囊括了所有罪刑,或許因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的殘暴表現方式,但仍離不了貪婪、荒淫、暴戾、背叛、自私等基本框架。
但丁真的沒有遺漏了什麼嗎?
十四歲的翠克西指控前男友傑森強暴,使得強森死去。但她內心的傷口仍必須靠自殘的外傷來平衡巨大的痛楚。當檢方懷疑她是殺害兇手時,她逃避到冰天原始的阿拉斯加。因為從小備受父親疼寵的她,有一些不願意面對的現實,於是她選擇用謊言來掩飾她對突如其來轉變的無能為力。
然而,該為所有意外或傷害負責的不僅僅是翠克西。
翠克西的父母在放與不放之間掙扎的同時,翠克西已經長成少女,開始有許多不願分享的祕密。她的父母並不全然被蒙在鼓裡,他們看得到蛛絲馬跡,她們嗅得到危險的氣味,但是他們說服自己給予更多隱私空間。 也可以說,翠克西的父母還在學習他們自己的人生,學著當好爸媽,學著處理感情問題、家庭問題、學著抗衡道德的壓力、失去的空虛。他們太忙了,於是他們來不及幫翠克西處理她的人生。
翠克西的學校如同多數被規則纏身的大笨牛,他們宣導未婚懷孕的嚴重性、叮嚀毒品酒精的危險、以及一些多得像例行公事的嘮叨。但輔導老師和級任導師對每個孩子之間的差異未能因材施教,所以學生們必須將自己打扮的酷一點來贏得同儕認同。這就像【事發的十九分鐘】所敘述的,一個酷不起來的青少年選擇用槍枝結束他的遭遇。當學生以電子郵件散播圖片時,當學生在翠克西置物櫃塞滿情趣用品時,我們只看到一個說官話的校長和輔導老師。
如果,翠克西因為逃避而欺騙自己,那麼這些曾經參予過程的每一個人都該陪著下地獄。因為他們縱容這樣病態的環境滋長、默許這些扭曲的行為、最後一起推出受害者擔負眾人的罪名了結一齣鬧劇。每次的鬧劇劇情也許不太相同,每次當鬼的人也不同,但大眾還是繼續自命清高的滋養這個病態的社會。
所以,自欺的人是誰? 也許我們都是。我們默許下一個悲劇的醞釀、形成、爆發、結束。然後堅稱我們都是清白的。因為只要我們堅稱,現實也許會變成我們希望的那樣。就像孩子說謊時,嘴裡嘟囔著「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彷彿一切就會變成與他無關。
小說中配合故事情節,附有漫畫插圖,並暗藏玄機,留下故事的總結,讓讀者自己尋找。(我沒找啦~我連漫畫的順序都看不懂,以下是別人公布的解答)Nothing is easier than self deceit, for what each man wishes, that he also believes to be true.--Demosthenes(沒有任何事比自欺更容易,因為人總相信他所希望的--Demosthenes)(以上請反白)
另外,Jodi也藉由故事主角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背叛國家朋友要下到第九層地獄? 但背叛自己最親密的愛人可以在第二層地獄?
最後,我想Jodi以性侵害罪為故事包裝的外衣來延展情節,也讓女性可以從中看到她們想要呼喊的聲音。「誰說被害人一定要明確說出『不』才算強暴?」。翠克西的鎮民、同學、長輩們都相信,因為翠克西行為不檢才會有強暴的發生,她的穿著、她的行為、她的眼神全部都是蕩婦的間接證據。或許,這也是自欺的過程。讓自己相信不會成為下一個莫名受害的對象。
- Jul 29 Tue 2008 14:43
☆The Tenth Circle 第十層地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