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一個半禮拜,其實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坐在家裡"等門"。這次的"實習"經驗,讓我有一番領悟,我不適合當家庭主婦!!!"等門"對我來說是個蠻辛酸悲哀的工作,關在家裡和外界沒什麼交集來往,不知道外面世界到底發生什麼新聞,感覺只是在家消耗自己的青春以照亮家人的三餐溫飽。嗯~那些當家庭主婦的媽媽們真的很偉大!(拍拍手)
這是房間窗外的景色。也是我每天等門時凝望的外面世界。最遠方的洋蔥屋頂是教堂。
我抵達以後的頭一個禮拜,正是他公司專案收尾的最後一個禮拜。每天他總是忙到晚上九點才回來。上禮拜四,美國那邊的長官飛來這邊檢視專案,順便討論下一份專案的雛型。那天下班後,美國人邀請專案小組去pub喝酒慶祝和交流感情。那天,他喝的滿身酒味,半夜12點半,才帶著紅通通的臉蛋和喝醉後的傻笑回家。
說到喝酒,在烏克蘭真是全民喝酒的天堂。在Kiev廣場那天,我就看到有一群看起來還在念小學的小鬼頭們,下午四點在廣場,一人一瓶Vodka,當飲料整罐對嘴喝起來!!!人來人往的市中心廣場,似乎只有我看傻眼。他說,這在烏克蘭很平常,大家從小就把酒當水喝。當初立法的時候,那些笨蛋官員忘記禁止未成年人士不得喝Vodka這項條文了。後來,也沒有人想要去補上,所以,喝的醉醺醺,忘記去上學的小孩多的是。
這一張是那天坐Kiev廣場,突然有一群年輕人鬼吼鬼叫的,發出只有在遊樂園坐雲霄飛車會發出的尖叫聲。每週末,那條馬路都會封街,所以這群年輕人就大搖大擺,鬼吼鬼叫的來往於馬路兩旁,吸引路人的注目。其中有不少也是天還沒黑就喝醉的,手上拎著酒瓶的。(我不敢正面拍那些醉酒人士和喝酒的小孩,因為我孬!)
上週末,好不容易被我等到他放假了,我從禮拜五晚上就一直期盼他能帶我出去走走晃晃,呼吸新鮮空氣和接受陽光的擁抱 ♥ 沒想到,他居然給我睡睡醒醒賴到下午五點‥‥,中間,還一直抱怨他的腳很痛、不能走太遠太久、他生病需要多睡覺‥‥,等得我都快死心放棄了。
得知大人終於點頭願意帶我出去溜躂的時候,我大概當下興奮得和寵物般,開心的團團轉!因為他佇著枴杖,真的也不能去很遠的地方,只好以他家為圓心,繞著附近的街道走走。
離他家約5分鐘的路程,就是他的學校 Lviv Polytechnic National University。
這家學校是烏克蘭西部理工技術方面最好的大學,在舊蘇聯時期,是整個中歐的重點發展理工學校。學校建於1844年,和大部分的俄羅斯建築長得差不多。聽到學校過往的豐功偉業,想到他到現在都交待不詳為什麼16歲就跳級念大學,整個覺得這傢伙是神童來著。
這是學校主樓,也是所有建築裡面最好看的。和其他建築比較起來,比較新、比較乾淨,也比較大。(這張是我用新相機之後的第一張實驗照,很明顯看得出來有點失敗‥‥,本來是想用Canon的Stich功能,把龐大的風景建築照,合併在一起,但我抓的角度不好,導致合併後,建築看起來不是直線排列,變成有弧度了。)
建築最上面的學訓被我cut掉了,這是從wiki抓來的圖片。忘記那三個拉丁文是什麼意思了。等他回來再問一次好了~
可惡~我居然沒有進去裡面,原來那麼漂亮!!!
(from Wiki)
校園一隅。
其實,他們學校沒有沒有我想像中,歐美學校那種美得像公園,會讓我wow的驚艷。但主樓表現還不錯!加分!!!
所謂,這裡的建築沒有讓我驚驗的意思是,和想像中東歐那種古色古香的建築風味還是有點差別。可能扣除觀光區有照顧保存之外,大部分住宅區有點像台北老社區,灰灰髒髒得,雖然還是看得出歲月風吹日曬的痕跡,但美感就輸了一截。
Lviv是13世紀建立的老城市,也是目前烏克蘭數一數二的老城市,很多國內外觀光客會來這裡看歷史建築。
地上鋪的是石頭路,是給電軌車走的。但對汽車來講,避震器應該常壞吧!
這個街口叫Cross,他說以前幫派要火拚的時候,都會叫對方報上來頭 (這點倒是和台灣一樣),如果來者說是從Cross來的,那對方都會嚇的屁滾尿流。不過現在,幫派已經沒落了(可能轉移陣地了吧!像古早的西門町幫派一樣‥‥)。Cross也算重要十字交會口,會有很多公車接駁在這裡。
他家出門向右走,巷底有一間城堡。他的一位同學住在這裡。
他同學的母親的第二任丈夫是有私人小飛機的好野人,所以他同學和她同學的媽也就跟著搬進城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一直覺得這樣的街景很適合來一張黑白照。 好寂寥喔 :(
這也是我的新相機才有的功能,我覺得發揮在此時此地很適合。卻被他念說Cliche (意思就是,其他人都做到不想做了,你還來?!) 口亨!!!你管我!!!
這一區都是有錢人的住宅區,房子明顯新穎多了。
某位退休大官的家。照片裡看得見的都是他的獨棟房舍。比住城堡的同學還厲害喔!
這一條"有錢住宅區"真的很漂亮。
現在才九月初,走在街上,我已經凍得皮皮挫。這幾天的溫度最高溫都只有攝氏17度。可能是週末早上下了幾場大雨的關係。地上的落葉讓人無法忽視秋天的腳步。他也說,今年秋天來得比以前早,總算恢復應該有的水準了!(因為全球暖化,他說這十年來,冬天越來越不冷了。)
坐在Cross街口的板凳上休息時,四周安靜的像座無聲的城市(下次聽奧應該辦這裡‥‥)。週日傍晚,路上行人寥寥可數,沒有行人交談的聲音,也沒有車水馬龍的聲音。整座老城市就像一個日暮的老人緩緩的看著歲月分秒流逝,那樣的落寞寂靜。
忽然想起,當年東西德合併時,西德人看到圍牆另一端的這番景象時,內心的震撼。共產和資本社會在一座圍牆的左右兩邊發展,在20世紀初,圍牆倒塌的那瞬間,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對我這個台北人,習慣半夜三點依舊喧嘩的信義區和終年不滅的霓虹燈,這裡的色調和安靜,強烈的提醒著過去共產社會的足跡。
也難怪,當初他知道沒拿到美國加簽,必須要立即返回烏克蘭時,心中的不滿情緒和抗拒。這裡,就像老人們的安養院,那麼沒有生氣。
留言列表